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是完整並協調一致的,即認識、情感❎、意誌👇🏻、行為👰🏿♀️、人格完整且協調,能適應環境👰🏻,能與社會發展保持同步👨🏼💻。通俗地講就是:吃飯香🧝🏻♂️🔘、睡覺爽🤽🏽♀️、幹活棒♦︎🦗,有人生樂趣和意義🙂↔️,能與自己友好相處,坦然接納🧑🏿🔧,樂於與人交往🥸,能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適應環境♣︎,情緒正常🤞🏼🙋♀️,可以發揮潛能。
心理健康與不健康不是涇渭分明的對立面,而是一種連續的狀態。心理健康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為表現,不等於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的人並非沒有痛苦和煩惱,而是他們能適時地從痛苦和煩惱中解脫出來👩🏼🔧🫶🏼,積極地尋求改變🙆🏽。
大學學習期間,我們可能會面臨一些壓力🧕🏼,如學業壓力、人際關系壓力、經濟壓力、就業壓力、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壓力性事件和情境是心理健康的威脅因素👩🏻🦽➡️,壓力之下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和消極的心理反應等“異常心”。
一、常見的情緒困擾
1.焦慮 個人對即將來臨的、可能出現的危險或威脅所產生的緊張、不安、憂慮🫸🏻、煩惱等情緒狀態。面對各方面壓力,焦慮情緒很常見🧑🏻🍼。
2.抑郁 表現為情緒低落🖐🏼,無精打采🛷,感到做什麽都沒有意義,悲觀失望,自我評價下降🫳🏼,言語減少,思維遲鈍,厭食、失眠🔇📯、胸悶、乏力🌳。嚴重的可能神情麻木,有自殺念頭等👨🏫。
3.倦怠 表現為情緒低落,缺乏動機🙆🏿,低成就感👆🏼、低效能感和消極應對👨🏻🎓▫️,常見為學業倦怠和職業倦怠。
二🎡、如何對待“異常心”呢🛴?
1.要用客觀的角度去看待👔,人人都是有“異常心”的。
2.要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異常心”。
3.這些“異常心”如果到一定的“心理障礙”程度,自己不能夠調節,就需要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
三、自己測一測
1.情緒 是否極端波動🧑🏼🚒?是否有過長時間或過於嚴重的負面情緒🧑🏻?
2.思維 腦力🤷🏼♂️、記憶等是否正常🧑🏻🦯➡️?是否有異於常人的思維⚓️?
3.行為 行為是否正常◽️?睡眠、飲食、生活、工作是否受到明顯影響?
4.社會功能 是否依然如同常人一樣工作和生活💇🏼♀️?
四、心理健康調適“小貼士”
1.負性事件與境遇往往會首先引發負面情緒,對於心理不適和困擾的改善可先從情緒入手↩️。
接納當下、接納情緒🧚🏼♀️,要相信沒有任何一種情緒是不應該的。我們可以喜、可以怒💁🏿♀️、可以懼、可以悲,可以成功,也可以失敗。承認自己是個有情緒的人,也承認別人是有情緒的人。當你接納情緒並安定下來時,你的大腦才能理智工作🚤。
2.放松身心🫱🏿,以下是一些安穩情緒的小技巧。
(1)腹式呼吸放松法 閉上眼睛,保持平衡身姿,緩緩地吸氣(心裏跟著數一💱、二、三、四),空氣從鼻子進入,沿著氣管輕輕地充滿你的肺部👨🏻🦯➡️,再下沉一直到你的腹部,再從口腔慢慢呼氣(心裏跟著數一🦹🏻♂️、二、三🍲、四)🪜,慢慢地從腹部上升到肺部吐出裏面的空氣🚘💃。
(2)安全平靜技術 在你的內心世界有一處與外部隔離⛑、完全由你自己掌控和建構的獨有空間,是一個能讓你感覺安全與平靜的地方。請閉上眼睛👩🏻🦽🔚,深呼吸,去尋找這個安全和平靜的地方。從記憶中尋找你過去的一段愉悅經歷👨🏽🚀。
(3)正念放松 正念是通過有意識地將註意力投註於當前內在或外部體驗上,並不加評判地接受的一種自我調節的方法。已被科學證明對改善情緒、增強專註力等效果顯著🫠。
(4)對負性事件和境遇的不同理解會影響我們的感受 調整認知利於維護心理健康,通過他人反饋🎒、自我觀察、內部線索🏄🏽♀️🧏♂️、社會比較了解自我。
(5)合理歸因
(6)合理期望與目標
(7)暗示的力量 積極的自我暗示可以增強信心、放松情緒。
3.行為調節
(1)體育鍛煉; (2)聽音樂; (3)轉移註意力
4.尋求社會支持
5.尋求醫生的幫助 心理生病就如同身體生病,並不可恥✨⌨️,不必諱疾忌醫,藥物+心理治療=更好的療效。
作者🤵🏿: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源莉
審核專家🧓🏽: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二級教授李淑英
組織撰稿👩👧👦:中華醫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