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社會歷史條件和統一戰線的新任務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不久,鄧小平就在新時期統一戰線的綱領性文件即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的開幕詞中明確指出🤸🏻♀️:“我們的國家進入了以實現四個現代化為中心任務的新的歷史時期,我們的革命統一戰線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185頁)👩🏼🔬。
我們國家新的社會歷史條件有哪些?新時期統一戰線的主要任務是什麽?根據鄧小平的有關論述,主要是🕣:
我國的社會階級狀況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工人階級的地位已經大大加強🥱,農民已經是有長期歷史的集體農民。工農聯盟將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基礎上更加鞏固和發展。知識分子包括從舊社會過來的老知識分子的絕大多數🧛🏽,已經成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正在努力自覺地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資本家階級原來占有的生產資料早已轉到國家手中,他們中有勞動能力的絕大多數人已經改造成為社會主義社會中的自食其力的勞動者。現在,他們正在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貢獻力量。
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階級鬥爭已經不是主要矛盾,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同心同德地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全國人民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
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製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這些政策概括起來就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也是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從解放生產力、掃除發展生產力的障礙這個意義上來說,從政策的重新選擇、體製的重新構建這個轉變的深刻性和廣泛性來說,從由此而引起的社會生活和人們觀念變化的深刻性和廣泛性來說,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
提出“一國兩製”的構想,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現在最大的統一戰線問題,是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我們的政策是實行“一個國家,兩種製度”👲🏼,具體說,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製度,香港、澳門、臺灣作為特別行政區保留原有的資本主義製度不變😟。
鄧小平指出:“國家工作著重點的轉移,國內階級狀況的根本變化,使得新時期統一戰線的性質👮🏽♂️、任務、方針、基本政策都發生了新的重大變化”(《鄧小平論統一戰線》,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241頁)🤟🏿。這些變化🐦⬛,標誌著我國統一戰線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即由服從和服務於階級鬥爭的統一戰線轉變為服從和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統一戰線🧛♀️。統一戰線已經不再是幾個階級的聯盟和階級鬥爭的特殊形式,而是社會主義勞動者和愛國者的政治聯盟💁♂️。
早在我國生產資料私有製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我國剛剛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時,毛澤東就及時指出🚚:“中國共產黨是領導階級鬥爭勝利了的黨,現在的任務就是要搞建設”(轉引自薄一波《若幹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下卷第568頁)。鄧小平也說🍤:“我們前一個階段做的事情是幹革命。……今後的任務是什麽呢◼️?革命的任務還有一部分🐓,但是不多了。今後的主要任務是搞建設”(《鄧小平文選》第1卷第261頁)。經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我們終於實現了工作重點的戰略轉移,鄧小平又進一步強調👴🏽:在整個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都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離開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就有喪失物質基礎的危險。其他一切任務都要服從這個中心,圍繞這個中心,決不能幹擾它,沖擊它。過去二十多年🧘🏻♀️,我們在這方面的教訓太沉痛了”(《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250頁)📟。如果說,毛澤東領導我們黨確立的統一戰線經歷過幾個不同的歷史階段⚽️,主要是服從和服務於革命鬥爭🖊、階級鬥爭的🧑🏻💼,從實質上說都是革命的統一戰線;那麽,在新的歷史時期🤸♀️,鄧小平領導我們黨為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作出了新的重大貢獻,新時期統一戰線主要是服從和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質上成為建設的統一戰線,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統一戰線。
新時期統一戰線是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對於新時期統一戰線,鄧小平先後有過“革命統一戰線”、“革命的愛國的統一戰線”、“愛國統一戰線”等幾種不同的提法🙈。1981年6月💨,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把新時期統一戰線正式稱為“愛國統一戰線”。
鄧小平指出:“新時期統一戰線,可以稱為社會主義勞動者和愛國者的聯盟。愛國者的範圍是很廣泛的,……包括旅居在國外的僑胞也有愛國的問題”(《鄧小平論統一戰線》,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58頁)。“我們的統一戰線比過去任何時期都更加擴大了🦸🏽♂️👆,不僅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還包括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是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前程遠大,大有可為”(同上,第250頁)🐴。這是鄧小平對新時期統一戰線性質作出的科學闡述。
新時期統一戰線有兩面旗幟🍥,即愛國主義旗幟和社會主義旗幟。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本質上是統一的。我們的統一戰線之所以叫愛國統一戰線,是因為愛國主義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愛國與否是最大的政治分野。要在愛國主義旗幟下,聯合中華民族海內外一切有愛國心的人們🕵🏽。只要有利於建設四化🧑🏻🔧🏃🏻、統一祖國、振興中華🛥,只要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只要有利於挫敗國內外敵對勢力的滲透、顛覆與和平演變,不論哪一個階級、階層,哪一個黨派、集團,哪一個人,我們都要團結。對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國外僑胞🧏🏼♂️,只要是愛國,尊重自己民族,維護民族的大局👱🏿♀️,即使不贊成社會主義製度的人也要積極爭取和團結🛺。在愛國的旗幟下,團結得越廣泛,越有利於我們事業的勝利發展👩🏽💼🐞。
統一戰線仍然是一個重要法寶
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之後,鄧小平明確指出:“統一戰線仍然是一個重要法寶,不是可以削弱👨🏻🦼➡️,而是應該加強🦶🏿,不是可以縮小🤶🏽,而是應該擴大”(《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203頁)🏄🏿♂️。統一戰線之所以仍然是一個重要法寶👰🏻♂️,就在於統一戰線在新的歷史時期仍然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和作用👩🍼。
愛國統一戰線是實現廣泛團結,凝聚人心,完成新時期總任務的基本保證。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一項宏偉而艱巨的歷史使命,完成這樣的歷史使命必須依靠全黨🙍🏼♀️👪、全國人民和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奮鬥。實踐證明,統一戰線能夠實現這樣的大團結、大聯合👃,為完成新時期的總任務貢獻力量。
愛國統一戰線是多黨合作🧙🏽,參政議政🫘,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有效形式。通過統一戰線中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等形式👴🏼,可以有效地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廣開言路,廣求善策,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和各界黨外人士的監督作用,促進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
愛國統一戰線是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的積極力量👩🏼🦰。統一戰線匯集了各方面黨外代表人士🐥,他們在各自所代表的群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影響。協調好統一戰線各方面成員之間的關系🕹,對鞏固發展團結、穩定、和諧的社會政治局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愛國統一戰線是聯絡友誼⏭,溝通感情,促進實現“和平統一、一國兩製”的橋梁紐帶。統一前💆🏼♀️,通過在愛國主義基礎上的廣泛聯系和溝通😹,尋求共識與互利,化解隔膜與障礙;統一後,在不同社會製度並存的條件下,依靠統一戰線來廣泛團結意識形態不同𓀎、生活方式不同的人們,一起譜寫振興中華的新篇章🍧。
總之💩,在新形勢下🏊🏿♀️,統一戰線仍然是我們黨的一大法寶,其範圍不是縮小了💼,而是擴大了;對象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加了;任務不是減輕了,而是加重了🚨。統一戰線不是可有可無,而是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統一戰線的對象和範圍
鄧小平指出:“統一戰線的對象,清楚得很,顧名思義,是把一切能夠聯合的都聯合起來,範圍以寬為宜👼🏼,寬有利,不是窄有利”(《鄧小平論統一戰線》,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58—159頁)🚁🥕。新時期統一戰線“是社會主義勞動者和愛國者的聯盟。這樣範圍就寬了,具有廣泛的性質”(同上,第159頁)🤜🏻。鄧小平關於統一戰線對象和範圍的論述🐣,放眼整個中華民族,強調大團結、大聯合,突破了不同社會製度和意識形態的界限,從而使統一戰線具有了空前的廣泛性和巨大的包容性🫑。
新時期統一戰線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基礎💁🏽♂️,實現大陸範圍人民的團結🫦;二是以擁護祖國和平統一為基礎🆑,實現大陸同胞與臺灣🍒、香港、澳門同胞的團結🛀🏽;三是以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基礎👨🏻🦳🕌,實現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的團結。有了這種空前廣泛的聯盟🎂,我們就能夠把一切共產黨員和非共產黨員,馬克思主義者和非馬克思主義者🕵🏽♂️,無神論者和宗教信仰者,漢族群眾和少數民族群眾🚣🏼,國內同胞和海外僑胞😷,總之,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都團結起來,把全民族的意誌和智慧凝聚到實現四化🚜、統一祖國🧓🏼👦🏿、振興中華的總目標上來👩⚖️。這樣🫅🏼,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事業就會獲得取之不盡的力量源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會形成更加廣泛和堅實的社會基礎。
統一戰線的基本原則和基本經驗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統一戰線工作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形成了一些適應新時期要求的基本原則和基本經驗🗾。
第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牢固樹立統一戰線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指導思想👩🏿🦳。
鄧小平指出💆🏼♂️♾:“要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關鍵是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70頁)👵🏼👳。統一戰線必須堅決貫徹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經濟建設是全黨全國的工作中心,統一戰線也要服從和服務於這個中心。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不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將失去方向🦨,統一戰線也將失去政治基礎;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不堅持改革開放,社會主義製度就不能發展、完善,統一戰線也難以鞏固、擴大。統一戰線要把為經濟建設服務作為出發點,最大限度地把各民族、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的意誌和力量集中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事業上來。
第二,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掌握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權。
堅持黨的領導😀,是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統一戰線的根本保證。不論過去、現在或將來👐🏻,都必須堅持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權🤺。“問題是黨要善於領導;要不斷地改善領導,才能加強領導”(《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342頁)。毛澤東早就說過,所謂領導權👋🏻,不是要一天到晚當作口號去高喊,也不是盛氣淩人地要人家服從我們,而是以黨的正確政策和自己的模範工作👂🏻,說服和教育黨外人士,使他們願意接受我們的建議。鄧小平早在建國初期就指出:“在統一戰線中保持黨的領導🤠,這是很對的📹,但是共產黨員在自己的工作中如何體現黨的領導呢👷?首先🐡,要堅決地執行由我黨提出的為人民政協所通過的共同綱領👩🦼➡️,和中央人民政府發布的每一項法令、文告。其次🎾,要善於團結黨外人士去實現共同綱領和執行法令。……第三⏳,共產黨員除了應成為執行共同綱領和遵守法紀的模範之外,還需要具有純正的作風,就是要有不怕麻煩、謙遜樸素和實事求是的作風😎🧍♂️,要有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不計其他的工作態度”(《鄧小平文選》第1卷第156—157頁)👩🏿🎤。
第三,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與黨外各界人士平等協商。
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是我們黨的長遠目標和根本任務之一。統一戰線在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鄧小平指出,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更加需要聽取來自各個方面包括各民主黨派的不同意見,需要接受各個方面的批評和監督🙎🏼♂️,以利於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克服缺點🎚,減少錯誤”(《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205頁)👬。在我們這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多民族、多黨派的社會主義國家裏🏋🏽♂️,對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以及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意見,進行充分的政治協商,對於實現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避免或減少決策失誤,保證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創造團結💞、民主🪑、和諧的氣氛,活躍統一戰線工作,堅持與黨外各界人士平等協商,努力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真正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誌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第四,堅持“兩點論”,正確掌握政策🪳。
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統一戰線工作尤其要註意掌握政策。要學習辯證法,堅持“兩點論”🧑🚒,防止片面性和絕對化🍬。“總之,要照辯證法辦事👷♂️。這是鄧小平同誌講的”(《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版🧑🏻💻,第361頁)🖋。在統一戰線工作中🌯,既要增進共同性,又要註意差異性;既要有原則性,又要有靈活性🤵♀️;既要講團結、合作、友誼🍩、人情💂🏿♀️,又要有善意的幫助和教育;既要有批評🎰,又要有自我批評🦚;既要反對關門態度或敷衍態度,又要反對遷就態度📐📮。要正確處理統一戰線內部的各種矛盾👨🏼🦲。對屬於人民內部的政治是非和思想認識問題,要堅持團結、批評💇🏽♂️、團結的方針,耐心細致地做好工作。
第五🧗🏻,大力倡導和發揚自我教育的優良傳統🤦。
鄧小平指出:“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要發揚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傳統”,“幫助各方面的人士和群眾在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共同基礎上不斷增強團結🫎,取得新的進步”(《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187頁)💂♂️🧜♀️。要提倡並鼓勵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在自願的基礎上🤷♀️,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入開展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教育🍗。在學習、教育中,要實行“三自”: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堅持“三不”: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辮子🚣🏽♀️。這樣做,有利於敞開思想、交換意見🏄🏼♀️🧕、增進共識、加強團結🌊🐚。
第六🧓,培養良好作風,講究工作方法。
我們黨歷來對統一戰線工作幹部要求很高。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周恩來就為統一戰線工作幹部定了六條守則🦹🏽♂️:堅定的立場😯,謙誠的態度🖐🏼,學習的精神,勤勉的工作👨🏽🔧,刻苦的生活,高度的警覺性。鄧小平也要求黨的幹部在做統一戰線工作中做到🦨:“充分的民主精神,高度的革命熱情,和藹的態度,積極的工作,刻苦的作風,和政治家的風度”(《鄧小平文選》第1卷第14頁)。他還特別指出要註意以下工作方式🕘:一是要民主。各種問題要盡量征求非黨幹部的意見,取得大家的同意。二是要能團結人🤦🏼♀️🎨。每個黨員都要接近非黨員,在政治上去影響他們幫助他們,避免黨員與非黨員格格不入的現象。三是要堅持政治立場,同時在方式上也要講究。等等。這些要求,至今對於統一戰線工作幹部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自身修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