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014年是我國文化體製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區的關鍵一年。一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文化體製改革攻堅克難,利好政策頻出,文化活力進一步增強🐈⬛,一張亮麗的改革答卷展現出來🕵🏼♀️。
2014年文化體製改革利好政策頻出🧑🏼🚀,進一步解放了文化生產力🚏,文化企事業單位在政策的有力推動下,各項改革任務順利推進,成效明顯。2014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深化文化體製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新一輪文化體製改革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中央和有關部門製定出臺了一系列文化經濟政策,《關於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關於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幹意見》《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關於印發文化體製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製為企業和進一步支持文化企業發展兩個規定的通知》《關於支持電影發展若幹經濟政策的通知》……利好政策之多之密集在10余年來的文化體製改革歷程中是空前的🤵。
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為文化改革發展註入新動力🌧。國有文藝院團改革一直是文化體製改革中的“老大難”,在全國2000多家文藝院團實現轉企改製後如何繼續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製度,增強市場競爭力就成為深化改革的關鍵。一邊是企業自身努力開拓市場👳🏻♀️,一邊是政府扶上馬送一程,不斷以政府采購等方式加大扶持力度,不少院團展現出旺盛活力🫴🏽。安徽省宿州市演藝集團2012年轉企改製之前💆🏼♀️,10年排一部戲,改製以後一年排了10部戲;改製前,演員一個月1000多塊錢,現在平均8000到1萬元。2014年集團的演出收入有望突破1000萬元。
簡政放權、減少審批🛅,是2014年政府職能轉變的主題之一⛹🏿♀️,各級政府從“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在文化部的全部13項行政許可項目中,取消3項,下放6項,僅保留4項🥠,取消和下放的項目比例占69.2%📢。如今舉辦演出、開辦網吧都可以按照先照後證的原則取得資質。為了一個批文反復跑政府🍱、蓋公章的情況大幅減少👎🏽。
資源分散、政出多門、效率不高一直是困擾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2014年3月,文化部牽頭、21個部門組成的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組正式成立,標誌著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進入統籌協調發展的新階段。一年來,協調組在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標準、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等方面不斷加大協調力度🧑🏼🎄,相關標準將很快公布施行,《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也在全國人大的積極推動下加快製定🍉。
“小散弱亂”曾是困擾我國文化產業的突出弊端。2014年🌴,我國文化產業加速與金融、科技等融合,轉變單純靠規模擴張的發展方式📸,初步走上了一條以質量效益為核心的新興發展之路。以出版業為例,2013年中國出版圖書44.4萬種,品種增長幅度首次比上年下降4.7%🏊🏼♂️。其中❣️,重印、重版圖書品種增長9.6%,增速提高3.4個百分點;新版圖書增長幅度下降10.8%👨。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吳尚之說,“圖書品種增長速度的首次下降,表明出版業精品意識📘🫴、質量意識逐步增強,我國圖書出版正在推進由追求數量規模向提高質量效益的轉變🧔🏽♀️。”
兼並重組是文化產業做大做強的一條捷徑🥓。2014年我國文化企業之間的兼並重組日趨活躍🚍。6月,黑龍江省出版集團投資5.95億元認購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1.7億股份;7月®️🐲,中國出版集團通過產權交易獲得北京新華印刷51%控股權……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製並購重組,有力促進了文化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了國有文化資本的競爭力、控製力🚶🏻➡️、影響力。
資本市場是敏感的👨🏼🍳,2014年12月3日,出版傳媒🆘、浙報傳媒👨🏿🚒、皖新傳媒、時代出版👩🏿✈️、中南傳媒等28只文化傳媒概念股全線飄紅,平均漲幅為3.98%。有專家分析說🫓,近年來我國出版傳媒行業整合深入、政策扶持等利好因素不斷🏩,文化傳媒板塊已經成為市場資本矚目的焦點。
《人民日報》(2015年01月07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