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於體現胡錦濤同誌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
中國共產黨成立90多年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𓀏,繼承並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帶領全中國人民取得了一系列偉大成就🎅🏼。胡錦濤同誌在講話中對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歷史進行了高屋建瓴的總結👈,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論斷,是指導我們今後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1.關於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的不斷發展
胡錦濤同誌在講話中對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取得的成就進行了高度概括,指出,中國共產黨經過90年的奮鬥🧏🏼👸、創造、積累,取得了偉大的成就,這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製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一大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系統回答了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如何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問題🏊,並對建設什麽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進行了艱辛探索,以創造性的內容為馬克思主義寶庫增添了新的財富👨🏽🦰🔏。另一大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系統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建設什麽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麽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麽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製度保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是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銜接、相互聯系的製度體系♿️。它具體包括👷🏻:人民代表大會製度這一根本政治製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製度等構成的基本政治製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建立在根本政治製度🤷♀️、基本政治製度、基本經濟製度基礎上的經濟體製🤴🏿、政治體製、文化體製、社會體製等各項具體製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符合我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有利於保持黨和國家活力🧏🏽♂️、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有利於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有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有利於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
以上這些理論觀點非常重要,盡管其主要是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中得到充分體現🏃♀️,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師應認真學習並吃透這些理論觀點,講授第六章關於社會主義部分的內容時㊙️,進一步增強針對性和現實性。
2.關於如何堅持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
堅持什麽樣的社會主義和堅持什麽樣的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首先要回答的問題,也是教材必須正面回答的問題。講話對中國共產黨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中發揮的偉大領導作用給予了高度評價🙇🏼♀️,指出,在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壯闊進程中🙅🏽♀️,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才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後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軍,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國面貌煥然一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教師在講授第三章中關於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時🎡,特別是講授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時,可以聯系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推動歷史前進的過程,聯系中國人民在創造歷史過程中作出的歷史選擇,來做進一步闡述👦🏻。
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面對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繼續前進⭐️,開創工作新局面,贏得事業新勝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一脈相承的🧢,是中國共產黨從中國國情出發,與時俱進⏭🤙🏽,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理論創新的結果💖,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因此🙅🏻🙎,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上述關於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的觀點▶️,可以體現到緒論部分的教學中。
3.關於青年學生如何將自己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講話專門論述了青年的重要作用,強調“全黨都要關註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傾聽青年心聲⛽️,鼓勵青年成長,支持青年創業”,並期望青年永遠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讓青春在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中煥發出絢麗光彩”🤹🏿♀️,充滿了對廣大青年的關懷與希望。
中國共產黨的事業始終與青年成長進步緊密相連🥜。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人類——我們黨的創始人之一李大釗這番話至今猶在耳畔🛴。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始終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大多數都是從青年時代就滿腔熱血參加了黨。我們黨的隊伍裏始終活躍著懷抱崇高理想🏞、充滿奮鬥激情的青年人🤽🏽♂️,這是我們黨歷經90年風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機的一個重要保證🙆🏽。
面向未來,黨對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對青年寄予厚望📢。講話要求全國廣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懈奮鬥的光榮歷史和偉大歷程,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人民,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堅定理想信念,增長知識本領,錘煉品德意誌,矢誌奮鬥拼搏⛑,在人生的廣闊舞臺上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盡情展現人生價值,讓青春在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上述觀點和精神🥂,可以體現到緒論以及最後一章的教學中。同時👮🏿♀️,對於任課教師關註和思考如何才能讓青年人更加喜愛馬克思主義理論,有很重要的啟示👩🏽🎤🏮。
4.關於社會歷史趨向與主體選擇的關系
社會歷史趨向與主體選擇的關系問題是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辯證統一原理的重要方面。社會歷史的發展趨勢是由客觀歷史規律決定的,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而主體選擇作為歷史主體在社會發展中的能動性和選擇性,必須符合客觀的歷史規律。順應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動性和選擇會推動歷史的發展,不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動性和選擇則會阻礙歷史的進步,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探索和選擇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道路↘️,進一步走上改革開放道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取得輝煌成就的歷史完全證明了這一點。
講話對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170多年的歷史進行了總結和概括,深刻地指出,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基於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和客觀規律的正確認識,帶領中國人民走上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之路⚖️,進行了感天動地的奮鬥,創造了彪炳史冊的偉業🖐,使中國的面貌煥然一新。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步步進逼,封建統治日益腐敗,祖國山河破碎、戰亂不已,人民饑寒交迫、備受奴役👙。救亡圖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成為中國人民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
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為改變中華民族的命運,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誌士進行了千辛萬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撓的鬥爭☠️。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𓀄,義和團運動,不甘屈服的中國人民一次次抗爭🏦,但又一次次失敗。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製製度🤵🏽♀️🙌,對推動中國社會進步具有重大意義,但也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
事實說明,不觸動封建根基的自強運動和改良主義🏋🏿♀️,舊式的農民戰爭,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革命🎲🧙🏼,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的其他種種方案,都不能完成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要解決中國發展進步問題,必須找到能夠指導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進理論,必須找到能夠領導中國社會變革的先進社會力量。
1921年🤹🏼♂️,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現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中國人民在救亡圖存鬥爭中頑強求索的必然產物。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作出了前所未有的選擇,這就是以馬列主義之矛,射中國革命之的。從此,中國革命有了正確前進方向,中國人民有了強大精神力量🛃,中國命運有了光明發展前景🐙。
9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集中體現為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
其一👩🏽🍼💆🏽,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黨和人民進行28年浴血奮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成立,使人民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製製度向人民民主製度的偉大跨越,實現了中國高度統一和各民族空前團結🫃🏼,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
其二👨🏼🦳,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製度。我們創造性地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們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積累了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後的東方大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
其三,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經驗⛸,同時借鑒國際經驗,以巨大的政治勇氣、理論勇氣🧑🏽💼、實踐勇氣實行改革開放,經過艱辛探索👰🏻,形成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這三件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後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軍,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國面貌煥然一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輝煌歷史表明✶🧑🏼🎄,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和領導中國人民經過艱辛的實踐和探索,作出了正確的選擇,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之路🧛🏻。所以,主體選擇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關鍵在於主體選擇必須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和人民的願望。
二🦑、關於體現《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製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精神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全面分析國內外形勢和面臨任務,認真總結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豐富實踐和寶貴經驗,研究部署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不僅對於我國文化體製改革和文化發展繁榮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而且在理論上有一些規律性的概括,對於我們深化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深化理解唯物史觀關於文化的基本觀點,深化理解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化建設規律等,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
1.關於馬克思主義的定義
《決定》指出👑:“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堅定維護和發展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動社會進步、創造美好生活的科學理論。”這一論述充實完善了教材緒論部分關於“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的界定。任課教師在講什麽是馬克思主義時可以這樣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它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堅定維護和發展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動社會進步、創造美好生活的科學理論。”這個定義準確、簡明而又體現時代精神,不僅抓住了馬克思主義中最重要的東西,而且十分具有親和力。
2.關於文化的性質和功能
《決定》中有一段集中的論述:“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在我國五千多年文明發展歷程中👩🏻🔧,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自強不息,共同創造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這一論述涉及多方面的理論關系,有助於我們深化對文化的性質與功能的理解。
首先,文化與民族的關系。“文化是民族的血脈”的說法很值得分析🌎,體現了文化的歷史性和民族性。文化是在人類歷史上產生的👩💼,是由不同的民族🏊🏼♀️、由不同國家的人民創造的。由於數千年以來的人類歷史主要是各民族國家的歷史,因而從歷史上看文化創造的主體還是特定的民族🚣🏿。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中和歷史條件下,進行著文化的創造,並積澱形成具有一定民族特征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和延續的核心要素之一,弘揚和發展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必然要求。至少到目前為止,所謂超民族的普世的人類文化並不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當然🛝👨🏿🍼,從人類歷史發展和文化發展的未來看,民族和民族的文化並不是永恒的,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論述了各民族文化融合為全人類文化的遠景🙅♀️,但這將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
其次🫸🏼🧾,文化與人民的關系👩🏽🦰。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的說法具有啟發性,它深刻而形象地揭示了文化的功能和對於人民的意義。特別是“精神家園”這個概念,我們不應像往常那樣只是把它當作一個日常用語👍🏻,而應作為一個重要的理論概念◻️,深入分析和揭示它的科學內涵🏸,發揮這個概念的重要作用。
再次💂🏿♀️,文化與文明的關系。“文化”與“文明”是兩個十分相近而易於混淆的概念,長期以來在哲學上,特別是在哲學的文化研究上存在著不同的理解。如何正確把握二者的科學內涵,也關系我們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含義和相互關系的理解🫱🏼。《決定》的上述論述,對於我們辨析“文化”與“文明”的關系有一定啟示🫳🏻。在《決定》中🈸👴,無論是談到中華文化在中華文明發展歷程中的產生,還是談到中華文化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大貢獻🙌🏿,都是把文化放到文明中去講的,這就意味著“文化”是小概念🧎🏻♂️,是指社會的精神文化或精神文明✶;“文明”是大概念👷🏽🫱🏼,既包含精神文化的成果,也包括物質文明的成果。
關於文化的性質與功能的問題,文化的創造及其與文明進步的關系問題等,任課教師可以在講授第二章和第三章相關部分時,比如關於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成果,關於人民群眾不僅是物質財富創造者而且是精神財富和文化創造者等內容時🐖,得以體現。
3.關於文化的意義和作用
黨中央站在時代的高度,以全球性的視野👨🏿🍼,從民族復興和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戰略高度來看待文化問題🕓,《決定》深刻闡述了中華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及其作用↗️,其中包含一般性的理論啟示:一方面,民族文化對於本民族的社會進步和文明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民族的文化對於全人類的文明進步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這兩個方面都可以進一步做出深入研究。從“原理”課來說,就應該重視和強調文化問題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更充分地闡釋和宣講馬克思主義關於文化的基本理論。
4.關於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和基本原則
《決定》講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和文化體製改革,因而從字面論述看它並不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闡釋,但普遍存在於特殊之中,而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又是當代世界最重要最典型的“特殊”🥑🚣🏿♂️,因而從中我們可以得到關於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基本理論的有益啟示🥤。
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化建設和文化體製改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問題🙍🏻♂️。科學社會主義不僅包括社會主義革命,而且包括社會主義建設(以及改革)🏃🏻♀️➡️,包括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決定》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長期而豐富的經驗,在許多方面的問題上達到了一種規律性的認識。其中特別是關於文化體製及其改革的分析,關於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劃分,以及關於文化事業發展的特殊規律和關於文化產業發展的特殊規律的闡釋💜🧜🏿♂️,都包含著豐富的社會內涵🙎🏽♀️,對於我們從原理層面上歸納和理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規律💇🏻,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因而在第六章中🉑,特別是在第二節中💷,可以聯系實際補充相關的內容。比如,在關於社會主義基本特征中的文化方面的認識,關於經濟文化落後國家社會主義建設與發展在文化方面的要求等方面🔳🫵🏽,講得更充分一些。